直播課程
劉國峰
188人預約周報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
楊聞萍
121人預約審計的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
葉青
189人預約委托加工環節,判定不屬于委托加工的應按自產自銷征稅
游文麗
177人預約法律規范的概念,規范性法律文件:后者是表現法律內容的具體形式,是前者的載體
專研會計小白考生特點
緊扣大綱 系統講解知識盲點
網校口碑名師執教 帶隊攻堅
考證+實操+就業一站式服務
拿下財會行業黃金證書
職場無憂 升職加薪不是夢
課程 | 零基礎入門 | 預習進階 | 基礎學習 | 強化提高 | 習題精講 | 高頻考點 | 考點串講 | 模考點評 | 考前直播 |
---|---|---|---|---|---|---|---|---|---|
授課特點 |
為基礎薄 弱的考生 量身打造 |
梳理學習 思路明確 各章重點 |
緊扣教材 大綱逐章 系統講解 |
突出重點 難點歸納 知識體系 |
剖析解題 思路掌握 做題技巧 |
精講高頻 考點濃縮 備考精華 |
梳理重要 考點點撥 考試思路 |
精講模擬 試題識別 考試陷阱 |
考前直播 交流老師 在線指導 |
開課時間 |
上一輔導 期結束后 開通 |
上一輔導 期結束后 開通 |
新教材 發布后 |
新教材 發布后 |
考前3個月 |
新教材發 布后1個月 |
考前1個月 | 考前1個月 | 考前10天 |
課時數 | 22-25小時 | 5-10小時 | 35-50小時 | 25-40小時 | 15-25小時 | 20-25小時 | 5小時 | 6-15小時 | 2-3小時 |
會計 | 趙玉寶 | 郭建華 |
郭建華 李景輝 魏紅元 |
劉國峰 高志謙 |
郭建華 | 劉國峰 | 郭建華 | 王艷龍 | 郭建華 |
審計 | 荊 晶 | 楊聞萍 |
楊聞萍 徐永濤 荊 晶 |
李景輝 陳 楠 |
楊聞萍 | 陳 楠 | 楊聞萍 | 陳 楠 | 楊聞萍 |
稅法 | 劉 丹 | 楊 軍 |
葉 青 奚衛華 |
楊 軍 陳立文 |
葉 青 | 楊 軍 | 葉 青 | 奚衛華 | 葉 青 |
經濟法 | 張 穩 | 蘇 蘇 |
蘇 蘇 王妍荔 |
游文麗 趙俊峰 楊善長 |
蘇 蘇 王妍荔 |
楊善長 |
蘇 蘇 王妍荔 |
張 穩 | 蘇 蘇 |
財務成本 管理 |
黃 勝 | 賈國軍 |
賈國軍 施 平 李 斌 |
黃 勝 達 江 金燕華 |
賈國軍 | 黃 勝 | 賈國軍 | 黃 勝 | 賈國軍 |
公司戰略 與風險管理 |
楊 波 | 杭建平 |
杭建平 楊安富 |
李宏偉 李志剛 |
杭建平 | 李志剛 | 杭建平 | 李宏偉 | 杭建平 |
課程 | 零基礎入門 | 預習進階 | 基礎學習 | 強化提高 | 習題精講 | 高頻考點 | 考點串講 | 模考點評 | 考前直播 |
---|---|---|---|---|---|---|---|---|---|
授課特點 |
為基礎薄 弱的考生 量身打造 |
梳理學習 思路明確 各章重點 |
緊扣教材 大綱逐章 系統講解 |
突出重點 難點歸納 知識體系 |
剖析解題 思路掌握 做題技巧 |
精講高頻 考點濃縮 備考精華 |
梳理重要 考點點撥 考試思路 |
精講模擬 試題識別 考試陷阱 |
考前直播 交流老師 在線指導 |
開課時間 |
上一輔導 期結束后 開通 |
上一輔導 期結束后 開通 |
新教材 發布后 |
新教材 發布后 |
考前3個月 |
新教材發 布后1個月 |
考前1個月 | 考前1個月 | 考前10天 |
課時數 | 22-25小時 | 5-10小時 | 35-50小時 | 25-40小時 | 15-25小時 | 20-25小時 | 5小時 | 6-15小時 | 2-3小時 |
會計 | 趙玉寶 | 郭建華 |
郭建華 李景輝 魏紅元 |
劉國峰 高志謙 |
郭建華 | 劉國峰 | 郭建華 | 王艷龍 | 郭建華 |
審計 | 荊 晶 | 楊聞萍 |
楊聞萍 徐永濤 荊 晶 |
李景輝 陳 楠 |
楊聞萍 | 陳 楠 | 楊聞萍 | 陳 楠 | 楊聞萍 |
稅法 | 劉 丹 | 楊 軍 |
葉 青 奚衛華 |
楊 軍 陳立文 |
葉 青 | 楊 軍 | 葉 青 | 奚衛華 | 葉 青 |
經濟法 | 張 穩 | 蘇 蘇 |
蘇 蘇 王妍荔 |
游文麗 趙俊峰 楊善長 |
蘇 蘇 王妍荔 |
楊善長 |
蘇 蘇 王妍荔 |
張 穩 | 蘇 蘇 |
財務成本 管理 |
黃 勝 | 賈國軍 |
賈國軍 施 平 李 斌 |
黃 勝 達 江 金燕華 |
賈國軍 | 黃 勝 | 賈國軍 | 黃 勝 | 賈國軍 |
公司戰略 與風險管理 |
楊 波 | 杭建平 |
杭建平 楊安富 |
李宏偉 李志剛 |
杭建平 | 李志剛 | 杭建平 | 李宏偉 | 杭建平 |
課程 | 零基礎入門 | 預習進階 | 基礎學習 | 強化提高 | 習題精講 | 高頻考點 | 考點串講 | 模考點評 | 考前直播 |
---|---|---|---|---|---|---|---|---|---|
授課特點 |
為基礎薄 弱的考生 量身打造 |
梳理學習 思路明確 各章重點 |
緊扣教材 大綱逐章 系統講解 |
突出重點 難點歸納 知識體系 |
剖析解題 思路掌握 做題技巧 |
精講高頻 考點濃縮 備考精華 |
梳理重要 考點點撥 考試思路 |
精講模擬 試題識別 考試陷阱 |
考前直播 交流老師 在線指導 |
開課時間 |
上一輔導 期結束后 開通 |
上一輔導 期結束后 開通 |
新教材 發布后 |
新教材 發布后 |
考前3個月 |
新教材發 布后1個月 |
考前1個月 | 考前1個月 | 考前10天 |
課時數 | 22-25小時 | 5-10小時 | 35-50小時 | 25-40小時 | 15-25小時 | 20-25小時 | 5小時 | 6-15小時 | 2-3小時 |
會計 | 趙玉寶 | 郭建華 |
郭建華 李景輝 魏紅元 |
劉國峰 高志謙 |
郭建華 | 劉國峰 | 郭建華 | 王艷龍 | 郭建華 |
審計 | 荊 晶 | 楊聞萍 |
楊聞萍 徐永濤 荊 晶 |
李景輝 陳 楠 |
楊聞萍 | 陳 楠 | 楊聞萍 | 陳 楠 | 楊聞萍 |
稅法 | 劉 丹 | 楊 軍 |
葉 青 奚衛華 |
楊 軍 陳立文 |
葉 青 | 楊 軍 | 葉 青 | 奚衛華 | 葉 青 |
經濟法 | 張 穩 | 蘇 蘇 |
蘇 蘇 王妍荔 |
游文麗 趙俊峰 楊善長 |
蘇 蘇 王妍荔 |
楊善長 |
蘇 蘇 王妍荔 |
張 穩 | 蘇 蘇 |
財務成本 管理 |
黃 勝 | 賈國軍 |
賈國軍 施 平 李 斌 |
黃 勝 達 江 金燕華 |
賈國軍 | 黃 勝 | 賈國軍 | 黃 勝 | 賈國軍 |
公司戰略 與風險管理 |
楊 波 | 杭建平 |
杭建平 楊安富 |
李宏偉 李志剛 |
杭建平 | 李志剛 | 杭建平 | 李宏偉 | 杭建平 |
感謝網校的老師,尤其感謝網校的劉丹老師,有幸聽了一次劉丹老師的面授串講班,效果特別好,感覺把整個稅法的框架都打通了,節省了許多復習時間。查看完整經驗>
我是2018年3月10日左右開始備考CPA,17年的中級考試給我的自信,18年準備一年考過六門,也做了相應的學習計劃。先看審計,依次是會計,財管,稅法,經濟法,戰略。查看完整經驗>
首先感謝中華會計網校,給我提供學習的平臺。考前一定要適應機考系統。注會輔導書得話個人認為教材是不用買的,經典題解和應試指南我都用過,完全可以替代教材。查看完整經驗>
會計是最先開始學習的科目,從聽課開始。基礎班、習題班,聽課理解做題總結。堅持是成功之母,擁有天賦的人畢竟是少數。不要把學習拖到明天,每天都學一點,不要停。查看完整經驗>
7.下列關于MM理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不考慮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高低與資本結構無關,僅取決于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
B.在不考慮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有負債企業的權益成本隨負債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C.在考慮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的價值隨負債比例的增加而提高
D.一個有負債企業在有企業所得稅情況下的權益資本成本要比無企業所得稅情況下的權益資本成本高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在沒有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MM理論認為有負債企業的價值與無負債企業的價值相等,即企業的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無關,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與其資本結構無關,僅取決于企業的經營風險,選項A的說法正確。在沒有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MM理論認為權益成本隨著財務杠桿提高而增加,選項B的說法正確。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MM理論認為有負債企業的價值等于具有相同風險等級的無負債企業的價值加上債務利息抵稅收益的現值,即選項C的說法正確。
一個有負債企業在有企業所得稅情況下的權益成本比無企業所得稅情況下的權益成本低,其原因是多乘以一個(1-企業所得稅稅率),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8.甲公司2019年實現稅后利潤1000萬元,2019年年初未分配利潤為-200萬元,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預計2020年需要增加長期資本500萬元,目標資本結構(債務/權益)為4/6,公司執行剩余股利分配政策,2019年可分配現金股利( )萬元。
A.600
B.700
C.800
D.90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2020年增加長期資本500萬元,需要的權益資金=500×6/(4 6)=300(萬元),2019年可分配現金股利=1000-300=700(萬元)。提示:應該計提的法定盈余公積為800×10%=80(萬元)小于利潤留存(300萬元),所以滿足了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要求。本題中可供分配的利潤=1000-200=800(萬元)大于(700 80)萬元,所以,考慮了彌補虧損的要求。
9.下列關于激進型籌資策略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長線預備
基礎起步
基礎夯實
密訓資料
吃透真題
點睛預測
全面提升